玄学消费调查:算命符是陷阱,法宝“割韭菜”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玄学消费调查:算命符是陷阱,法宝“割韭菜”
2025年10月28日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胡娜云
688元“保你桃花开”、共振水晶球增加能量、驱邪镇邪的“木雷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用玄学寻找答案、缓解焦虑,形成一股玄学消费热潮。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玄学相关行业鱼龙混杂,缺乏明确的监管和效果管理,不少被称为玄学的经营活动在灰色地带运作,甚至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经历过精心设计的骗局感情受挫的黄女士是一位“玄学大师”,在社交平台上自称“道教上清派传人”。 “师傅”声称帮助修复感情关系,“49天内不予退款”。在向黄女士提供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和详细的情感经历后,对方表示,他只需进行一次“红线”仪式即可挽救感情。随后,黄女士在一次聊天中被抓获,群里不少“成功案例”都表示,“高手”的方法立竿见影。得益于“成功案例”的影响,女士感动了。黄先生花了6000元购买了这项服务。购买完成后,“师傅”告诉他,所谓的“忠实仪式”无非就是在床边放一杯水,半夜起来喝下去,而且要持续49天。黄女士做了一个月,但他的关系仍然没有改善。当黄女士开始向哈带着疑惑,另一群朋友推荐了“西方巫术”服务,价格高达5万元,可以通过“大师”联系。黄女士再次搬钱后,“大师”和群聊一夜之间消失,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所谓的玄学服务被分为两类:八字属相和塔罗牌。传播渠道涵盖公众号、小程序、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线下工作坊等渠道。很多商家利用新媒体内容吸引流量,然后通过一对一咨询和销售转发产品来变现。后浪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显示,玄学消费主力为“90后”,60%用户每年有消费预算消费金额低于500元,20%的用户年度消费预算在1000元以上。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玄学”、“算命”等词语,可以找到大量相关投诉。消费者反映,一些“玄学大师”用言语诱导其购买价值数十万元的水晶、法器等产品和服务,但付款后却难以联系商家。一套完整的赚钱模式。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玄师”通过身份识别、定制文字、产品推广等方式,逐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灰色赚钱模式。 ——玛希基德人物。不少受访者表示,“大师”通常是通过社交平台或身边的朋友介绍的。他们冒充“国学大师”、“道教功德”、“塔罗高级大师”等称号。包装和促销,通过社交平台上的聊天记录、截图等方式伪造顾客,声称“仪式发生了”、“顾客达成了愿望”,利用从众思维获取信任。记者联系到某平台上一位自称“道士”的博主,以咨询为名。 10800元即可获得资格证书,有效期1个月。另外,办理道教教证的费用约为4万元,威力更大。 ” 该博主表示自己是申请证书的专业人士,并告诉记者“不要被别人忽悠了。” - 定制的修辞。不少“大师”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弱点,采取“先恐吓,后发动”的说辞:先放大命运和危机,制造焦虑,然后推出昂贵的“解决方案”,比如举行仪式、自我推销等。凌“诱导神器”数千元搅动巨款。线下交易。咨询前,“师父”会用“今年八字绝对,有小人阻碍”、“今年行太岁,可能会遭遇血腥灾难”等话术引起恐惧,然后请咨询者进行“超度”、“买债”、“送兑换”等仪式,并使用“黑曜石”、“金元宝”、“雷击”等法器。 木头”。今年6月,贵州省长顺县人民法院就一起诈骗案公布了一审判决。涉案人翁某某冒充神霄派道士。设立、通过直播间吸引流量,为重病患者、家庭关系紧张者定制词语,做出虚假连接,造成“因缘致病”、“祖宗罪过”的原因进行欺骗并否认了9名受害人近百万元的“投降”和“叛乱”费用。 ——放置产品。近日,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诈骗案中,被告人林某某通过高价销售“水晶球”、“转珠”等产品,诈骗受害人共计17万余元。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林某出售的“转运珠”、“朱砂手链”、“水晶球”等物品均从电商平台购买,价格从38.8元至78元不等,但售价却高达数千至数千元。记者搜索某社交平台,发现大量推文宣扬“水晶+玄学”为赚钱趋势。其中一条推文写道:“玄学主要是科普和故事的科普,水晶的品质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以及对销售的信心。” “女士。 90后徐告诉记者,很多产品声称是“大师有意为之”、“有特殊能量”,但拿不出任何证据。“其实都是为了心理安慰而出售的普通工艺品,有的直播间一晚上转让额可达数百万元。”呼吁加强防控和资源管控。根据《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破坏国家宗教政策或者宣扬与邪教、封建迷信有关的内容。广东南方弗里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兰金表示,如果在算命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以玄学算命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或者强迫人们消费“变命”,相关犯罪者可能会被起诉民事诈骗甚至刑事诈骗。一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或者隐瞒事实,使受害人产生误解,占有犯罪人想要的财物,且价值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加强资源管理和预防很重要。向兰金表示,对于通过自媒体传播的直播算命、占卜、塔罗牌等伪科学内容,有关部门应依法约谈,责令其删除违法信息。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通过真实案例将诈骗手法曝光给社会公众。当你发现自己被骗时,如何才能拿回你的钱?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认定无效后,行为人因该法取得的财产必须返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景武表示,如果涉及玄学算命的行为不当或构成诈骗,可以通过提起诉讼及时追回财产损失。法律和科学的普及同样必要。赵景武表示,消费者要强化科学观念,提高科学阅读能力,拒绝封建迷信观念。涉及转账、消费等交易时,保持冷静理性,谨防上当受骗。当您发现自己被骗时,应尽快保存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编辑: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