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减肥方法不通用,应警惕潜在健康风险

作者: 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分类: 随心杂谈 发布时间: 2025-11-12 10:0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网红”减肥方法不通用,应警惕潜在健康风险 2025年11月12日07:33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邓杰 “尝试‘液体’减肥法的第四天,我在上班时突然出现眼前发黑,晕倒在办公室,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我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北京居民张女士回忆起今年的减肥经历,心有余悸。 “‘互联网’减肥方法肯定不适合所有人。”张女士也不例外。在医院营养科,因盲目追随“互联网”减肥方法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隐藏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的话题是减肥已成为热门话题。社交媒体上,生酮饮食、“流质断食”、轻断食等概念作为“减肥秘诀”被广泛传播,各种减肥食谱和减肥产品都声称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以生酮饮食为例。这是一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适度的饮食模式,通过模拟饥饿状态迫使身体燃烧脂肪以获取能量。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低于50克,脂肪摄入比例为70%~80%。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鹏举指出,这种几乎零主食的饮食模式很难长期维持,会导致营养失衡、电解质紊乱,增加心血管、肝、肾的负担。更值得关注的是“液破”体重的方法损失。 “这种方法需要每天在加工前摄入液体或食物液体,能量很低。”刘鹏举表示,“断液”是一种极端的节食模式,长期使用会导致肠胃失衡、营养缺乏等问题。当记者在AI集团AI健康应用AQ中输入“液切减肥法”进行查询时,也出现了“重点警告”。 “液体减肥法”不遵循健康减肥原则。减肥效果主要是减水,而不是减脂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玉仁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生酮饮食、“液体休息”等饮食方法不当,很容易损伤脾胃,从而加重气虚。 “脾为后天疾病之本,如果脾是我们“气和运化功能失常,津液的产生和分配就会失常,水湿就会停止积聚,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他说。而早在今年4月,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对生酮饮食、“断液”、代餐等减肥方法给出了“不推荐”的建议,认为存在很多健康风险。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强调任何减肥方法都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对于肥胖同样如此。“所谓的‘网红’减肥方法有很多,但不一定都是通用的。”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采用“16+8”的生酮饮食后,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禁食法(每天吃8小时,禁食16小时)并不适合所有人。刘鹏举提醒,孕妇、孕妇、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应慎用“16+8”轻断食法。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盲目追随减肥潮流的后果可能超乎想象。有的人存在脱发、失眠等问题,有的女性还存在月经失调的问题。这些信号表明身体正在为不当减肥付出代价。那么,现在国家都在叫我们“体重管理”,我们该如何科学减肥呢?专家给出建议。减肥需要饮食、运动、睡眠和精神状态综合考虑。减肥者需要在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评估和指导下减肥,才能保证效果和安全。费蒂。刘鹏举表示,减肥不能只靠“不吃”或“少吃”,还应该与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相结合。首先是要兼顾能量控制和营养平衡。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增加高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二是适当增加运动量。运动可以加速能量消耗,改善新陈代谢。建议将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起来。第三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对于某些人群,比如肥胖患者,需要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肥胖程度、不同合并症的患者,还需要不同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张玉仁说。专家表示,达到健康体重是这是一个长期的旅​​程,而不是短期的冲刺。没有一种万能的减肥公式。在选择“网红”减肥方法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决定,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 (编辑:何鑫)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