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无营收增长、生产数据波动、股权数次转让,新禾化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日前,四川新和化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化”)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报告,并更新了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此前提交的报告因到期失效。此前,新莲花曾计划A股上市,但主动撤回申请。最终选择今年转战香港联交所,广发证券(香港)、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但近年来公司营收增长不增的经营困境、劳动力数据大幅波动、上市后股权变动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陷入了增收不增收的困境。作为o作为中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供应商,新莲花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号称是行业前五名生产企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但近年来一直陷入增收不增收的困境。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新莲花分别实现营收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6.34亿元,分别实现营收7739.5万元、1.04亿元、8911.2万元、5123.6万元。经营现金流方面,公司此前2024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6.7万元,今年上半年转正为7543万元。近年来,该公司的贸易应收账款和票据也“增加”。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4.07亿元、5.04亿元、5.58亿元、分别为5.66亿元。收到交易的周转天数分别为155天、145天、155天和164天。进一步分析不难得知,毛利率下降已成为影响公司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1.1%、18.5%、17.1%和19.9%,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对此,公司解释称,公司向医药贸易公司和药店的销售比例有所增加。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该类客户的毛利率收入通常较低,且毛利率还受到一些基本类型原材料成本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质量成为新莲花不可忽视的挑战。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部分批次板蓝根公司2017年生产的oot产品不合格; 2019年,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称,新和化2019年生产的紫苏籽(炒)质量不符合规定; 2024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显示,经河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新和化生产的4批次红花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为含量测定。招股说明书中的生产数据发生了较大变化。回顾新莲花14年的上榜历程,2011年会后被举报业绩造假,这无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于本次港股IPO,监管机构要求就首次公告及A股退市相关情况提供补充说明,如存在不利影响或重大障碍发行并上市。 2011年,新莲花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然而,IPO会议后,员工反映该公司夸大盈利,随后撤回上市申请。投诉信称,当时新和化只有约3000平方米的厂房,年产值只有400万至5000万元,而公司年收入却达到3亿元。 2020年,该公司再次影响创业板。面对深交所质询,新莲花强调,公司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已对上一报告期的报告进行了相关核查,并出具了核查意见,表明公司销售收入属实。 2021年4月,公司再次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的三个主要发射节点期间,2017年至2020年、2022年至2024年,新莲产量数据变化较大。 2011年版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产量从4909.56吨增至6712.55吨。当时,公司主要募资项目是产能扩张,计划每年新增中药饮片加工能力7000吨。但2020年版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业务最高峰时,产量仅为3824.87吨。根据最新港版招股书显示,公司产量将从2022年的5887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8576吨,短短两年内实现增产2500多吨。从员工人数来看,这些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底,公司员工总数207人,其中生产人员85人;作为硒2020年12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增至319人,其中生产人员169人;到2024年底,公司员工总数将增至616人,其中生产人员336人。上市前夕多次股权转让 对于首次撤回申请的真正原因,新和化表示,主要是因为控制人实际持股比例较低,上市动力不够,被举报后想撤回。从最新持股情况来看,公司实际控制家族持股比例有所增加。公司创始人蒋云直接持有31.5%的股份,并通过国嘉投资控制15.6%的股份,合计持股47.1%。其为本公司控股股东;其子姜尔成持股18.1%,其父子持股65.2%。截至 2020 年,公司实际控制家族实际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54.95%。除了增加实际控制家族的持股比例外,新莲花在上市前夕还经历了大量的股权转让。以国药君白为例。 2019年12月,国药君白与新莲花签署的投资协议显示,国药君白以5000万元认购新莲花559.07万股。认购价格约为每股8.9元。新莲花在最新港股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已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与部分投资者签订回购协议,其中国药君白持有的559.07万股股份的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1.9元。国药君百投资人之一沈文柱曾担任新莲花非执行董事,并于2024年12月辞职。此外,今年3月,持有莲花新股1.5%的广发信德以1994.1万元将其全部股份转让给上海吉大建。招股书显示,上海吉大建是一家主要从事股权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但并未对此次股权转让的原因和背景进行详细介绍。据了解,广发信德成立于2008年12月,是广发证券旗下全资私募基金。广发证券(香港)作为莲花香港新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之一,也是广发证券的子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是广发证券推进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平台。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