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全食品(02517.HK)正在通过“智能化+供应链”的双轮驱动,重构中国食品生产方式。 11月1日,国全与投资的智能炒菜机研发公司“熊苗大师”联合发布了新款智能炒菜机。该设备将用于“国全小炒”项目,将是国全进一步深化“社区中央厨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熊妙大师成都总部的陈列室里,烹饪机器人在几分钟内自动完成了一道“湘式辣椒炒肉”的烹饪。品尝者表示,这道菜味道正宗,火锅味十足。熊苗大师创办的肉铺黄天勇介绍了如何通过智能算法和精准技术,找回新鲜的油炸味道。温度控制设备。他表示,该设备采用PID温控算法和温度悬停技术,将油温波动控制在±5℃以内,可以实现热量和口感的高度一致性。 “我们希望用算法来重现陶器,让机器能够理解中国食物。”黄天勇表示,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了数千名厨师的烹饪动作,将火候、时间、调味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指令集,构建了“中餐数据模型”。此前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国全董事长杨明超曾指出:“中餐的难点不是味道,而是效率。国全小炒应该做的就是用智能技术复制陶器,规范家常菜。”果全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将使未来果全小炒门店具备标准化的油炸能力国全负责人补充道,国全小炒的推出,是“社区中心”战略的深度落实。“我们希望通过智能炒菜机,把熟悉的中式烹饪体验带到社区,让大家三分钟就能吃到热腾腾的中餐。”目前,国全在全国拥有7家莎丽利工厂和19个数字化仓库,形成了完整的封闭供应链果全小炒的首家门店预计将于2026年初在郑州开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算法+供应链”的协同,果全小炒不仅解决了中国食品标准的技术问题,还构建了可大规模复制的商业模式。国全负责人表示,“当社区厨房可以用算法做饭时,国全将成为连接中国食品产业链和家庭消费的一座重要桥梁。”
(编辑:何晓)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