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媒体:中共四中全会体现了中国的稳定和信心

作者: 365bet官网 分类: 随心杂谈 发布时间: 2025-10-31 09:50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10月20日文章,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 10月20日至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受到世界高度关注。中共中央第四次全体会议不仅是一次例行政治会议,也是中国领导层进行战略审视和调整的重要时刻。会议将总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成果,为“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奠定基础。这次会议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它能带来什么改变,而在于它带来的改变坚定务实的发展观,是中国在全球不确定性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劲发展势头中保持谨慎的发展观。这次全会可能涉及“生产力新质量”、“统一大市场”、“高水平开放”等内容,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信心和对未来的清晰思考。这些关键词体现了中国对创新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双重承诺,也体现了中国对全球秩序变化的战略认识。北京不是简单地应对外部压力,而是积极塑造环境,并以可持续发展、长远规划和民族复兴的理念为指导。中国“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是有形的。尽管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经济一体化仍在持续,整体经济增长预计将突破35万亿元。与过去不同,政府不再设定具体的GDP目标,而是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标志着中国发展道路的重大转变。成果清晰可见:高技术制造业投入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突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如今,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装机、电动汽车和绿色金融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充分证明,在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可以齐头并进。其中,“大市场的统一”尤为重要。这突显了北京方面认识到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是国内增长的驱动力,也是全球公共产品。在一个公关的世界里保护主义日益盛行,中国持续开放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共同发展的机遇。进入新阶段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其重点从基础设施扩展到数字互联、绿色科技、人文交流。 “十五五”规划预计将把“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改革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外国项目能够促进现代化。 “高水平开放”将这一理念进一步拓展到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领域。中国不是退出全球化,而是重新定义全球化。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北京不断邀请合作伙伴分享消费市场的扩大。中国不再孤单,而是寻求促进联合创新和发展的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共四中全会重申了中国在日益多元化的全球经济中的“稳定器”和“改革者”地位。基础设施将成为中国稳定战略的主要支撑,但其内容将更加现代化。下一阶段的规划可能侧重于建设“新基础设施”——包括数字网络、智能电网、清洁交通和先进制造中心。这一变化不仅将增强中国的竞争力,也体现了中国将基础设施作为包容性现代化支柱的愿景。城镇化、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仍将是确保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内容。最终,中共中央四中全会体现了中国对自身治理模式的坚定信心。表明改革、变革、开放可以共存稳定和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框架。国际社会可能充斥着制裁、贸易摩擦和政治猜疑,但中国的长期战略定力使其能够超越短期波动。 “双循环”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要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这种韧性的体现。中国不是封闭自己,而是构建一个能够支撑自由与开放并行发展的缓冲体系,从而以更加稳定、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事务。 (作者伊姆兰·哈立德,程忠译) (编辑:朱晓航)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