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加速打造低成本经济“数字神经系统”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据新华社杭州报道(记者王立斌),我国正在加快打造依托时空大数据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精准导航定位的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 11月7日在浙江德清继续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低海拔经济成为热门话题。在当天举行的“低空安全”分论坛上,业内人士围绕北斗系统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共同探讨如何实现实时精确导航定位,保障飞行活动安全高效,合理规划和管理低空航道,提高空域利用率,保护飞行安全。ct低空经济。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广西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已接入900余家联盟单位、26万余架无人机、持续运行参考站、移动终端等各类设备。武汉测绘院依托“城市智慧”划定50个被忽视的无人机机场“眼”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控系统。重庆推进低空实景三维地图建设,支撑通用航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低空应用场景稳定高效运行。深圳市已开始整合数字空域地图,利用实景三维场景对空域进行详细的分级圈定配速区域,分析低空航线情况,规划低空飞行航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寒表示,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方式,打造低空数字基地,开展低空专项国土空间规划,真正把低空技术变成低空经济,以支撑无人机、“两栖”车等大规模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