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谋福利” 比服务更能比价格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期,不少城市推出了“益人”新年产品。相比近年来,当前“惠民宝”产品迭代升级的主攻方向已从最初的“价格量”逐渐转向“服务量、保障量”。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对随之而来的实惠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降低保费固然是最直接的实现实惠的方式,但过度追求低价却会偏离造福于民的初衷。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一些宣扬低保费的“惠民宝”产品虽然表面上减轻了放心群众的缴费压力,但为了控制“赔付”风险,需要提高降低门槛,减轻保费负担。f 保护。结果,很多消费者在申请理赔时发现有很多限制。投保容易理赔难的经历削弱了他们的安全感,也导致参保率面临下行压力。对于承保“惠民宝”的保险公司来说,虽然严格遵循“保本、小收益”的经营原则,但仍难以获得公众信任。同时,更大的经营压力还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不仅维护“利民”受到影响,“利民”是否真的“利民”也会引起关注。为实现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效益,不少地区的“惠民宝”产品开始聚焦健康管理,注重增加健康人群的受益感受。珠海“大爱无限”惠及人保项目为所有保单持有人提供肿瘤、慢性病等风险跟踪、评估和早期评估。截至去年底,累计动员28.1万名保单持有人参与癌症筛查,发现高危癌症2万余例,确诊近140例。预计减少早期癌症减少医疗费用4000万元以上;北京普惠合推荐LTH保险,参保人连续投保三年,不再有风险选择可免费选择体检筛查、传统按摩、中医调理六大健康管理服务之一;上海惠宝从去年起就为有罪者提供了在城市独家药店付费自费药品10%折扣的专享权,今年又增加了购买原研药网上购买10%折扣的服务。最初,我推动“惠民、保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利民、护民”颇为特殊。它既具有公益性特征和公益性特征,又具有商业性特征。因此,人民保险的受益一方面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数据共享、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防止政府在保险定价、理赔等方面的干预。此前,部分城市的“惠民宝”产品存在违反商业保险经营政策、设定最低赔付率等问题。若未达到最低赔付率,则通过变更保险责任的方式追加赔付;超额资金运用过于严格,保险公司难以“赚大钱”可喜的是,两个月前,国家财政行政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城镇医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商业地产要跟上,保险政策要跟上。“不能搞低价竞争、‘参与’不力的行为。” 为各地“惠民宝”从普遍的“滚动价格”发展转向“滚动保障”、“滚动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普惠保险覆盖人群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类不断丰富。首先以农业保险和重大疾病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包含百姓福利、户产普惠保险、新公民普惠保险、普惠学业保险等作为医疗保险的一个险种,“惠民保”从“有就有”到“有就有好”、从“低赔付”“高保障”的探索经验也将为更好范围、更大类型、更具启发性的保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来源:Sun-经济套:杨然)
(编辑:王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