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快速增长,产业链上市公司抢占市场红利。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斯亚文英10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9月份国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806.3万辆,同比增长54.5%。福州公参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俊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充电设施的快速增长直接体现了产业链上市公司的繁荣程度。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产业链上市公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新增充电设施近千万个未来两年内将添加。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建设充电设施2800万个,提供公共充电能力3亿千瓦以上,满足800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服务充电能力倍增。 《行动计划》出台后,不少机构认为相关政策将为产业链带来利好。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显示,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意向,未来两年将新增约1000万个充电设施。这将支持基础设施充电需求。华泰中学调研报告认为,《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为充电桩行业发展铺平道路,有望带动充电桩需求释放。预计充电桩企业、充电模块企业、运营企业将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获得业绩提升。产业链上市公司加快布局。目前,多家计费产业链上市公司已形成从基础零部件、整机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完整闭环,并加速技术创新和突破,为抢占市场红利做好准备。金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行动计划将显着拉动交直流及液冷桩电缆的市场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主要优势,华自科技积累了丰富的充电运营经验。“我公司目前在湖南部署了200多个充电站(充电桩5000多个),其中充电站卡车20多辆;充电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0万,日均充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公司充电桩运营采用云平台集中部署模式,支持多级、权限的管理设置,可实现车辆、桩、位置一体化管理管理。平台功能涵盖运营管理、支付结算、数据分析、能效管理等,并具备分级管理和优化能力。许多网点的运营。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发布了充电设施领域的相关进展。龙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新建并投入运营19座汽车充电站,配备直流充电桩117个、交流充电桩68个,总功率14576kW。已与开元芯动力签署合作协议, 完成首批兆瓦级充电桩交付。巩固直流充电枪的市场领先地位。 ”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